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图像识别:在MRI上,腔隙性脑梗死通常表现为大约3至15毫米的圆形或椭圆形高信号强度区域,这种表现通常出现在T2加权图像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图像上。在T1加权图像中,病变可能显示为低信号强度。
2.位置分布:这些小梗死常位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和深部白质等部位。这些部位是小穿通动脉供应的区域,容易受到腔隙性梗死的影响。
3.数量和大小:腔隙性脑梗死通常为多个小病灶,其直径一般不超过15毫米。较大的病灶提示其他类型的病变,如皮质梗死,应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4.伴随症状:尽管许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步态不稳或认知能力减退。对于无症状但有该病表现的影像学发现,需结合临床评估。
5.动态变化:需要定期复查MRI以观察病灶的动态变化。新的腔隙性脑梗死可能提示基础疾病的进展或控制不佳。
早期识别和管理腔隙性脑梗死非常重要,以预防更严重的脑血管事件及相关的功能损害。定期监测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因素对于减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