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夜间脱水:睡眠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没有摄入水分,身体会轻微脱水。早上起床时,尿液中的废物和电解质相对浓缩,因此颜色较深。
2.饮水量增加:经过夜间休息,一旦开始饮用水或其他液体,身体水分得到补充,尿液中水分比例增加,从而颜色变得更清澈。
3.肾脏的调节功能:肾脏具有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能力。当体内水分充足时,肾脏会排出更多的水分,使尿液稀释,从而颜色变清。
4.尿液成分:尿液的颜色受尿素、尿胆原和其他色素的影响。早晨第一次排尿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这些物质,因此颜色较深。而后续尿液由于稀释作用,颜色变浅。
尿液颜色的变化是身体水合作用和代谢活动的正常反映,只要不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疼痛、血尿等,一般无需担心。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尿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