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时尿液中出现小颗粒是为何

2025-06-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液中出现小颗粒可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尿液中出现颗粒物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在尿道、膀胱或肾脏中的感染,可能导致尿液中含有白细胞、红细胞或脓细胞。这些细胞可能以颗粒形式存在,并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泌尿系结石:结石在通过尿道排出时,可能会分解成小颗粒并伴随疼痛。结石常由钙盐、尿酸或草酸钙等矿物质沉积形成。

3.饮食和药物: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沉淀颗粒。例如,高蛋白饮食可能增加尿液中晶体的浓度,而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尿液浑浊或形成沉淀。

4.脱水:人体缺乏足够的水分摄入时,尿液会变得更加浓缩,从而形成晶体或小颗粒。

5.代谢性疾病:如痛风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可能导致尿中形成尿酸盐或其他类型的结晶。

出现这些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检测是关键。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尿常规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伴随着其他不适,如腰部剧烈疼痛、发热等,应尽早寻求医疗帮助。定期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