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神经递质失衡:研究表明,抽动症与大脑内某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失调密切相关。这些化学物质在传递神经信号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失衡可能导致肌肉的非自主收缩和运动。
2.遗传因素:大约50%至80%的抽动症病例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3.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一些研究发现抽动症患者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基底节、丘脑和额叶皮层区域。这些区域负责运动控制和行为调节,异常可能导致不自主运动。
4.环境因素:虽然遗传因素是主要原因,但环境因素如孕期母体吸烟、压力,以及出生后接触某些感染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5.心理因素:尽管并不是直接原因,但心理压力和焦虑可加重抽动症状的表现。
对于抽动症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家庭支持也是管理症状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