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疼痛来源:骨牵引通常用于治疗骨折或矫正骨骼畸形。当将钢针或钉子插入骨骼并施加张力时,可能引发疼痛。这种疼痛主要来自皮肤、肌肉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刺激。由于牵引过程中骨骼的复位,也可能造成一定的不适。
2.疼痛程度:疼痛的程度因个体而异,取决于牵引的位置、患者的疼痛耐受力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常用的牵引部位包括腿、胳膊和脊柱等,不同部位的牵引感受也有所不同。
3.疼痛管理:医务人员通常会开具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或更强效的镇痛剂。另外,通过调整牵引装置的张力和位置,也可以帮助减少不适感。心理上的准备和支持也在疼痛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4.注意事项:在接受骨牵引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包括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温度及敏感性。如果有异常情况,如剧烈疼痛、肿胀或感染迹象,应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骨牵引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疼痛是正常的反应,但通过合理的疼痛管理和医护配合,可以尽量降低疼痛带来的不适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