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感染相关因素
(1)外科手术后常见感染包括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需要体温监测、血液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必要时行影像学评估(如胸片、腹部CT)。
(2)若发现明确感染灶,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避免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引发耐药问题。
2.术后炎性反应
(1)术后组织损伤可能导致无菌性炎症,可表现为一过性发热,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2)需排除手术吻合口的炎症或渗漏情况,必要时进行胃肠镜检查或造影评估。
3.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1)术后长期卧床可能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可出现低热甚至高热,同时伴有下肢肿胀或呼吸困难等表现。
(2)通过下肢超声或者肺动脉CT确认诊断后,应尽快给予抗凝治疗。
4.肿瘤复发或转移
(1)乙状结肠癌术后远期发热还需警惕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应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及影像学随访(如腹部增强CT或MRI)。
(2)若确诊复发或转移,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放疗、化疗或二次手术治疗方案。
5.药物和其他非感染性原因
(1)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可引起发热作为不良反应,应审慎回顾近期用药史。
(2)术后个别病例还可能出现免疫性异常,如发热伴随皮疹或关节痛,需进一步排查风湿免疫疾病可能。
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多数病例通过及时处理可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