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饮食结构:饮食中缺乏蛋白质、纤维素及健康脂肪等营养成分会导致更快感到饥饿。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延长饱腹时间。例如,高蛋白饮食能使饱腹激素如PYY和GLP-1水平升高。
2.日常习惯:不规律的三餐饮食或跳过正餐也容易引发持续的饥饿感。身体有时会在下一餐摄入过多的热量以弥补之前的不足。
3.代谢需求:运动量大或者体内基础代谢率高的人群通常需要更多的热量。如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其体内肌肉组织消耗的能量较多,需要补充更多食品以维持。
4.脱水:人体缺水时,有时会误将口渴感误认为饥饿感,从而导致进食欲望增加。
5.压力和情绪:压力、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此时进食不仅仅是出于生理需要,而是作为一种缓解情绪的方式。
6.某些疾病或药物: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会引起过度饥饿。一些药物,如类固醇、抗精神病药,也可能增加食欲。
持久的饥饿感若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考虑咨询专业医生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均衡的饮食、注意身体水分的补充以及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都有助于控制饥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