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感染性胃肠炎:这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此类感染通常会导致腹泻、呕吐、腹痛及发热,粪便可能带有特殊的腥臭味。
2.食物中毒: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症状,包括腹泻和腥臭的粪便。常见原因包括未充分煮熟的肉类或受污染的水。
3.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某些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或特定营养素的吸收障碍(如脂肪吸收不良)可能导致大便稀薄且具有异味。
4.肝胆疾病:某些肝胆疾病会影响胆汁分泌,导致脂肪吸收不良,从而产生腥臭的大便。
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确诊具体病因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建议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以防脱水,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尤其伴随高烧、血便或严重腹痛,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饮食方面可以暂时避免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