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确认准确性:在开始处理之前,确保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建议坐着休息至少5分钟后进行测量,避免在情绪激动或刚运动完时测量。同时,使用合适大小的袖带并遵循设备说明进行多次测量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2.立即重复测量:如果第一次测量显示血压过高,稍微休息几分钟后重新测量,以确认结果是否持续偏高。如果第二次测量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则需要认真对待。
3.记录数值及症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时间、日期和血压数值,并注意自己是否有任何其他症状,如头痛、胸痛、呼吸困难等。这些记录将在就医时为医生提供重要信息。
4.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管理:减少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
体重控制:保持健康体重,减轻超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定期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尽早戒烟;酒精摄入也应适度,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两杯标准饮料。
5.心理调节: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冥想、深呼吸或瑜伽等方法管理压力。
6.药物治疗:如经常出现高血压且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有效控制,应及时与医疗专业人员联系,可能需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7.定期监测:持续监测血压,尤其是在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后,能够帮助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管理的问题,及时采取上述措施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根据个人健康情况,与医生保持沟通,获取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