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科如何进行大便检查

2025-06-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病情分析:肠胃科进行大便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和评估患者的消化健康状况。这一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感染、炎症、吸收不良等问题。

1.取样步骤:患者需要提供新鲜的大便样本。通常,样本会被装入专用的容器中,以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并防止污染。

2.肉眼观察:实验室首先对样本进行肉眼观察,包括颜色、形状、质地以及有无异常物质(如血液、黏液或寄生虫)。这些特征可以初步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例如黑色大便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3.显微镜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大便样本,以检测寄生虫卵、白细胞或脂肪颗粒等。这些成分可以进一步协助诊断感染、炎症性肠病或脂肪吸收不良。

4.化学检测:进行隐血试验以筛查潜在的消化道出血。还可以检测大便中的pH值和还原糖,以分析患者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或其他糖类吸收不良。

5.培养与分子检测:对于怀疑感染的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检测,以确认具体的致病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用于精确识别难以培养的病原体。

通过以上步骤,大便检查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来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以获取最可靠的结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