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失眠的定义:失眠是指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导致日间功能受损。早醒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失眠,是指比所需时间早醒,并且无法重新入睡。
2.自愈的概率:部分人的失眠问题可能在短期内自行缓解,但长期失眠通常需要专业干预。例如,短期失眠者中约30%至40%的人可能在一个月内恢复正常睡眠,而长期失眠者常常需要治疗。
3.影响因素: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是失眠的重要原因。大约50%的失眠患者伴有心理问题。
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等均可导致失眠。研究表明,改善这些因素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环境因素: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条件对睡眠有显著影响。适当调整睡眠环境可提高睡眠质量。
生理因素: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年龄增长后的生理变化也会影响睡眠。
4.干预措施:
认知行为疗法:科学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率可达70%至80%。
药物治疗:某些情况下,短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但长期依赖药物并不可取。
生活方式改变: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及酒精、增加日间运动等策略对改善睡眠非常重要。
失眠早醒多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长期存在时应考虑寻求专业帮助。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大多数失眠患者可获得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