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药材的保质期:干燥的中药材一般保质期为1至3年,但具体时间因药材种类而异。例如,根茎类药材如黄芪、人参等,保质期通常较长,可达3至5年;而叶类、花类药材如薄荷、菊花等,保质期则相对较短,一般为1至2年。存放时需注意防潮、防虫,避免阳光直射。
2.中药制剂的保质期:中成药及其他中药制剂的保质期较为明确,通常在包装上有标明。根据国家标准,多数中成药的保质期为2至3年,但也有一些特殊制剂,如口服液、膏药等,保质期可能不同。在使用前务必检查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3.保存条件对保质期的影响: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中药的保存期限。建议将中药材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以延长其保存时间。同时定期检查储存的中药材是否有霉变、虫蛀等情况。
4.使用过期中药的风险:过期中药不仅疗效下降,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如中药材受潮霉变后,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健康。不推荐继续使用已过保质期的中药。
中药确实具有保质期,需妥善存储并及时检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