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病因:
脑溢血:主要由高血压、脑动脉瘤或脑部外伤等原因导致脑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形成血肿。
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或其它血管狭窄引起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
2.症状:
脑溢血:症状多为突发性,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昏迷。约80%的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
脑梗: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常见表现包括言语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视物模糊。大约70%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神经功能缺失。
3.影像学检查:
脑溢血:CT扫描显示脑内局限性高密度出血灶,周围可见水肿带。
脑梗:MRI或CT扫描显示低密度区或高信号区域,反映缺血性损伤范围。
4.治疗方法:
脑溢血:治疗以降颅压、止血和降低血压为主。部分严重病例需要通过手术清除血肿。
脑梗:急性期治疗重点在于恢复血流,如使用溶栓药物或介入手段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同时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
5.预后:
脑溢血: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大约30%-50%的患者在早期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后遗症。
脑梗:预后相对较好,但仍需关注康复治疗,防止二次梗死的发生。
脑溢血和脑梗尽管同属于脑血管疾病,但其病因及处理方式存在显著区别。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