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冷冻疗法:
使用液氮将脂溢性角化病变组织冷冻,导致其死亡并最终脱落。
整个过程通常只需几分钟,效果快速显著。
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暂时性的发红或水疱。
2.激光治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直接破坏病变组织。
治疗时间较短,一般在数分钟内即可完成。
创伤小,恢复快,但治疗后需要注意防晒和护理。
3.电灼术:
使用高频电流通过电极丝直接烧灼病变组织。
操作时间短,大约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
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感,需要局部麻醉。
4.刮除术:
在局部麻醉下,用手术刀小心刮除病变组织。
通常适用于表面较小且浅的脂溢性角化病。
术后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创口护理。
5.化学剥脱:
应用特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如三氯醋酸,将病变组织腐蚀脱落。
根据病变大小和深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治疗期间需避免阳光直射和摩擦刺激。
脂溢性角化病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若出现大量增长、颜色改变或不规则形态,应尽早就医排查恶性病变可能。治疗后的护理同样重要,需保持创口清洁,避免摩擦和过度暴露于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