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理机理:肺纤维灶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形成瘢痕组织。常见原因包括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如烟草烟雾、粉尘)、慢性疾病(如结核、哮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2.诊断手段:
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显示肺部纤维化区域。
肺功能检测:评估患者肺活量和气体交换能力。
活检:通过组织切片明确纤维化程度及性质。
3.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抗炎药物、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和免疫抑制剂在适当情况下使用。
支持疗法:氧疗有助于改善低氧血症;康复训练提升呼吸肌功能。
外科手术: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肺移植,但此手段仅在其他治疗无效且符合适应症时考虑。
避免诱因:戒烟、防止职业暴露和控制基础疾病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4.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增强身体抵抗力。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调节: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焦虑。
肺纤维灶一旦形成难以完全逆转,但通过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