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早期被动运动:偏瘫初期,患者自主活动能力有限,需要依靠护理人员或家属帮助进行被动运动。这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例如,每天对患侧肢体进行3-5次、每次15-20分钟的被动弯曲和伸展练习。
2.主动辅助运动:当患者逐渐恢复一定的肌力后,可以尝试主动辅助运动。通过利用健康肢体或其他工具协助完成动作,例如用健侧手辅助患侧手完成抓握训练,每天10-15分钟,有助于增加患侧手的活动度和协调性。
3.平衡训练:平衡能力的训练对于步态恢复至关重要。可以采用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在无支撑的情况下保持坐姿,每次进行10-20分钟。站立平衡训练时,可让患者在支持物(如扶手)旁进行单腿站立练习,每条腿坚持10秒钟,每天进行2-3次。
4.功能性电刺激:通过电刺激装置对患侧肌肉进行低频电刺激,可以促进神经肌肉的再教育,提高肌力。建议每天进行1-2次,每次30分钟,持续3-6周。
5.任务导向训练:设定具体的任务,如拿起杯子、系纽扣等,帮助患者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增强手部功能。根据患者的康复进程,可以从简单任务开始,每次练习5-10分钟,逐步延长时间和难度。
6.理疗和作业治疗:结合专业理疗师的指导,通过按摩、热敷、超声波等方法,配合作业治疗,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力量。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约1小时。
7.心理支持与鼓励:恢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家属和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偏瘫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且细致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早期干预和持续训练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手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