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4 17:43:30
综合上述防晒因素,人们提出了防晒系数(SunProtectionFactor,简称SPF)概念。
防晒系数(SPF)是一个综合衡量防晒剂的各种性能如紫外线吸收范围(主要是UVB区)、最大吸收区、摩尔吸收度、浓度、制剂中的酸碱度和药物赋形剂辅助效能的防晒基准值:
SPF值所表示的意义是:涂抹防晒剂部位产生皮肤晒斑的辐射量是未涂抹过防晒剂部位产生相同效应的辐射量的倍数,换言之,如SPF10的防晒品,其涂抹部位发生中波紫外线UVB引起皮肤晒斑的可能性比未涂抹部位要小10倍,即其防晒效果要比未涂抹部位大10倍。SPF用来衡量一个物质对中波紫外线的防御效能,是防御紫外线的标准指征,一般地,SPF值愈高;防晒效果也愈强。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枇准测定SPF的工具为一种阳光模拟装置。自然界中的阳光由于地域纬度、气候、时辰和季节的差异,不能作为测定SPF的工具。也有少数学者反对使用这种装置作为防晒的评价工具。他们认为,对少数志愿受试者使用这种人造的阳光辐射模拟装置,与大自然中太阳对人类的光照情况大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能对防晒剂的商品效能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
不同SPF的防晒剂,有不同的防晒作用。
对于一些市售防晒剂标称其SPF大于15的,例如标称SPF=30或SPF=60的产品,多数药物学家认为并不可信且没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