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与结肠憩室病、憩室炎有何关系

发布时间: 2015-04-27 11:38:38

陈璟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普通内科

  结肠憩室是指肠壁软弱部位向外膨出,而形成的圆形囊状或袋状突起,就像房子的侧室一样,所以叫结肠憩室,常是多发性的。未发生炎症的称憩室病,发生炎症的称憩室炎,二者在病理上有差别,但在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别。

  憩室病是一个很常见的病。多发生在40〜60岁,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老年人更多见,60岁为20%〜30%,70岁以上者为40%;青年发病率为5%〜8%。该病发病原因与遗传、年龄增长及组织变性等有关;肥胖人肠壁有脂肪浸润,特别是肠脂垂部位易发生憩室;另外由于边缘动脉穿过肠壁,造成环肌缺陷,肠系膜血管牵拉肠壁,也可使结肠黏膜由肠壁薄弱部位膨出形成憩室。

  便秘是憩室病或憩室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便秘者,粪便在肠腔淤积,排便时长时间过度用力,结肠收缩,肠腔内压力增高,使肠腔内与腹壁之间压差增大,则容易造成肠壁薄弱部位膨出而形成憩室。如果便秘患者常服泻药,刺激肠道,易引起肠肌痉挛、肠蠕动过强,造成肠肌神经丛功能紊乱,也是憩室病发生原因之一。粪便在肠内淤积,易造成粪便进人憩室。憩室内常充满粪便,使憩室扩张,黏膜糜烂或感染,即成为憩室炎。于是出现腹痛,或轻微腹痛,有的持续数小时和数日。排便后减轻或消失。

  憩室病常无症状,或仅有腹部轻微不适。但便秘或消化不良时会引起突然大出血,排出大量鲜血和血块,成为憩室病最严重症状。本病严重者,结肠发生痉挛,使肠管固定成角、肠腔狭窄,更易促进便秘,或有时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同时由于结肠痉挛,可出现严重腹绞痛和腹胀。更严重者可发生憩室穿孔(多因严重便秘,排便用力过猛等),造成腹膜炎或脓肿;或穿人膀胱、阴道、直肠等形成内瘘。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