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5-08 17:24:00
胡建华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1)直肠排便反射迟钝或丧失,如习惯性便秘及经常滥用泻药特别是刺激性泻药或经常灌肠通便者。
(2)肌力减退,排便动力减弱或缺乏,如慢性肺气肿、多次妊娠、肥胖、消瘦、严重营养不良、慢性心力衰竭、老年人、孕产妇、不完全性肠麻痹、某些消耗性疾病及发热性疾病、长期卧床、重度内脏下垂等,均可引起腹壁肌肉、膈肌、肠平滑肌及提肛肌等肌无力而产生慢性功能性便秘。
(3)结肠痉挛,如肠易激综合征,某些慢性结肠炎、慢性铅中毒等,可引起慢性痉挛性便秘。
(4)缺少膳食纤维或饮水过少使肠蠕动减退而便秘。慢性胃病、消化不良患者和老年人因消化功能低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等引起的食欲不振,或神经性厌食症,或有的人特别是少女为了保持体型、减肥而过度节制饮食等引起便秘者并非少见。便秘一旦形成,又反射性引起全身症状,食欲愈加不振,吃得就更加少,便秘愈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因为饮食过少,不足以引起胃-结肠反射和推动食团的结肠集团蠕动;或饮食过少肠道内容物过少,不足以刺激肠道产生蠕动,在肠道内必然停留不运,其水分会因此而过度被吸收,造成粪便干燥而引起便秘。另外,由于饮食过少,营养不足,会引起体质虚弱,排便动力必然减弱,胃肠平滑肌张力也必然减弱,便秘也就难免要发生了。因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应及时治疗,神经性厌食症要及时纠正,更不要为了保持体型、减肥而过度非科学地节制饮食,以防止因吃得过少而发生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