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治疗可着眼于寒热虚实四方面

发布时间: 2015-03-04 11:40:26

胡建华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饮食人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即为大便。如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粪质干燥或坚硬,即可形成便秘之病。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变,虽属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阳明胃热过盛,热灼津液,津伤液耗,肠道失润;脾气不足,则气虚而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气机壅滞,则“气内滞而物不行”,或气郁化火,火邪伤津,亦可使肠道失润;肾开窍于二阴而恶燥,又主五液,肾阴不足,则肠失濡润,肾阳不足,则阴寒凝滞,津液不通。故四者功能失调,皆为便秘之由。

  便秘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肠胃积热者属热秘;气机郁滞或饮食积滞,腑气不通者属实秘;气血亏虚者,则为虚秘;而阴寒凝滞,滞液不行者,称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如热秘、气秘属实,虚秘、冷秘属虚。而寒热虚实之间,常互相兼挟或演变。如热秘误治或失治,经久不愈,津液日耗,进损肾阴,而致津液不足,大肠失润,其病由实转虚。气机郁滞,日久化火,则气结与热结并见。气血虚弱者,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忧郁,则虚实相兼。冷秘者,乃阳虚阴寒凝滞,但若温燥太过,耗其津液,或阳损及阴,可见阴阳并虚之证。

  中医治疗便秘也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对人体的虚、实、寒、热、阴、阳、气、血、津、液等的调理而进行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对于便秘的治疗,同样是通过分析便秘的病因以及便秘引起的全身症状表现,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对便秘一证,中医辨证可分辨出血虚便秘、阴虚便秘、气虚便秘、阳虚便秘,还分辨出热秘、寒秘、气秘、实秘、虚秘等不同。根据辨证对便秘进行治疗,则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