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食用餐远离疾病

2015-04-27 11:37:22

  1、饭后五不急,疾病少上门

  不急于饮茶茶中大量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铸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丟失。如将饮茶安排在餐后1小时就无此弊端了。

  不急于上床俗话说:“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饭后即上床容易发胖。医学专家告诫人们,饭后至少要休息20分钟,再上床睡觉。明舶是午睡也应如此。

  不急于开车司机饭后立即开车容易发生车祸。这是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容易造成大脑器官暂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操作失误。

  不急于吃水果饭后吃水果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医学专家却提出了异议。因食物进入胃里需长达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被慢慢排入小肠。餐后即食水果,食物会被阻滞在胃中,长期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不急于洗澡饭后洗澡,体表血液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液量相应减少,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

  餐前散步最科学

  如果餐后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食物的营养也得不到充分的吸收。而餐前散步则不同。此时,胃中空虚,脂肪细胞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散步易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因此,餐前步行30分钟较有利于健康。

  晚餐太晚易得尿结石

  晚餐太晚可大大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这是因为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进餐后4〜5小时,如果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吃夜宵,当排钙高峰到来时,已经上床睡觉,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尿中大量的钙就会沉积下来,久之就会形成结石。专家认为,晚餐最佳时间应在下午6时左右,且要尽量少吃夜宵。多喝白开水是防治尿路结石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