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之紫萍和黄荆

2014-11-03 11:24:28

  1、紫萍

  【处方用名】浮萍草。

  【别名】紫背浮萍。

  【植物形态】浮萍科,浮萍属。多年生小草本,漂浮于水面。茎似叶,扁平,倒卵状,圆形,常3〜4

  片生在一起,正面绿色有光泽,反面紫色,垂生多数细根。花极小。6〜7月开花。

  【生长环境】生在池塘、渠道、水田中。

  【采收加工】全草入药。6〜9月捞取,洗净,晒干,拣去杂质。

  【性味功效】辛寒。发汗透瘳,清热,利尿消肿。

  【主治用法】(1)感冒发热无汗;(2)麻疹透发不畅,风瘆发痒;(3)水肿、小便不利。以上病症用量一钱至三钱,大剂量可用一两,煎服。

  2、黄荆

  【处方用名】黄荆(茎叶)、黄荆子(果实)。

  【别名】黄荆柴(茎叶)、黄金条子(果实)。

  【植物形态】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新枝方形,灰白色,密生细毛,后变褐色,枝叶有香气。叶对生,掌状复叶,小叶3〜5片,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全缘或呈浅波状,正面淡绿色无毛,反面灰白色有毛。花淡紫色,顶生成圆锥花序。果长圆形。7〜10月开花结果。

  【生长环境】生于村边、路旁或田野山坡处。

  【采收加工】茎叶、种子皆入药。秋季摘收成熟

  果实;夏秋季采收茎叶,晒干。

  【性味功效】辛苦平。解表化湿,祛痰定喘。

  【主治用法】(1)流感、感冒、中暑、肠炎、痢疾:黄荆五钱至一两,煎服。(2)咳嗽、哮喘:黄荆子三钱至五钱,煎服。(3)皮炎、湿痊、脚癖:黄荆适量,煎汁外洗;或用鲜黄荆洗净捣烂,外敷。

  【注】本品同属植物牡荆亦入药,二者功效相似。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