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6 10:49:43
抑郁症,也叫做抑郁型障碍。是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类型。与其他身体性疾病不同的是,这类病状是表现在情绪和状态上的。但其破坏性威力很多时候远远大于癌症等严重病症。抑郁症患者尝尝容易产生情绪低落,自卑厌食。更有甚者最重导致自杀。那么,哪些人群易发抑郁症呢?
1、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通常比较容易出现低自尊,他们往往把微不足道的消极反馈当成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对自我的不满意看成是完美主义倾向的关键部分,而对自我的满意和接纳程度会直接影响自尊水平的高低。
2、喜欢开着灯睡觉的人
开灯睡觉会让人在第二天精神不振。夜灯会对大脑的海马区产生异常影响。大脑海马区对抑郁障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而在海马区中发现这种异常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夜间,即便是昏暗的灯光也会诱发抑郁行为。
3、吸烟爱好者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可使抑郁的风险增加93%。香烟中的尼古丁虽然能制造短暂的快感,却能损伤大脑长期分泌“快乐荷尔蒙”的能力。
4、不得不总是微笑的人
那些不论当时是喜是怒、因客观原因而必须保持微笑的人群,以日本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为典型代表。喜、怒、哀、惧是人的基本情绪,应该得到自然释放。如果心理状况和面部表情不一致,就会加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长期压抑的不良情绪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心理崩溃。
5、沉迷电子产品的“阿宅”
使用手机的时间越多,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虽然并没有观察受试者是如何使用手机,但科学家猜测,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上网或者玩游戏上,而不是和朋友聊天。因为他们可能会避免那些很麻烦的、让自己感觉痛苦或者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抑郁症常见的一种逃避行为。
6、餐饮服务从业者
这一群体中,有10%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抑郁症,女性则几乎达到15%。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常常不需要感谢的职业。不仅要面对人们的粗鲁行为,还要付出很多体力。”
7、护士和家庭护理人员
此群体的11%表示罹患过抑郁症。这一数据高于一般人群的7%,接近于失业人群的13%。护理人员每天通常要给照顾对象喂饭、洗澡,还要看护一些常常不会表示感谢的人,这些需要照顾的病人,要么病情较严重,不好表达;要么年纪偏小,不知道要表示谢意。这种职业容易心情压抑,照顾到了病人和孩童,可是自己的内心却得不到强化。
现代社会的特殊性,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社会人群心理负担的增加。很多人无法排解,内心郁结不知道如何解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抑郁症。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自己心情心境的变化。除了要多和朋友家人沟通,多运动、多接受美好的新鲜事物,也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让专业的医生帮助我们,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