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不能“坐以待毙"

2015-01-20 11:25:57

  冠心病的运动保健是康复的重要推施,但要在心脏科医生和心脏康复医生的监护下进行。患过心肌梗死的患者,运动时特别要注意缓慢地逐步增加活动的量和时间:

  1、第一阶段在家进行座位活动。

  2、第二阶段可以室内走动,处理身边琐事。

  3、笫三阶段可连续步行1千米,每次10-15分钟,每天1次。

  4、第四阶段连续步行可达20-25分钟,每天2次。

  5、笫五阶段可以独立外出活动,连续步行可达30分钟,每天2次。

  6、第六阶段可进行正常人的步行,但一般不进行快步走。

  每个阶段1-2周,循序渐进。运动效益决定于运动量,但切忌过量。运动量是否合适可参考下列指标 :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感到舒适,没有持续的疲劳感和其他不适感。

步行运动要注意:

  只在感觉良好时运动。

  注意周围环境对运动反应的影响,包括寒冷、炎热气候要相对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穿载宽松、舒适、透气的衣银和鞋。

  警惕运动时下列症状:上半身不适(包括胸、臂、肩颈或下颌,表现为酸痛、压榨感或胀痛)、无力、气短等,如有出现,立即就医。

小细节:

  如在弟三阶段步行已无任何不适,可以恢复性生活,但是要采取相对比较放松的方式,并在性生活之前服用或备用硝酸甘油。冠心病患者采取静坐不动的生沽方式等于“坐以待毙。”“不动”对心脏血管的危害要比“适当的动”大得多。但是,心血管病患者每次运动要特别注意“预热”的准备和“逐步冷却”的结束。根据运动督导报告,心血管意外75%发生在这两个时期。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