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3-03 13:58:14
陈璟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普通内科
有人听说,炖煮可以去除肉类中的胆固醇和脂肪,甚至可以使饱和脂肪酸变成不饱和脂肪酸。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胆固醇化学性质很稳定,脂肪酸也很难发生改变。
从实际生活操作来看,炖煮可以帮助去除脂肪,但主要是物理方法。炖煮过程中,组织中的脂肪游离到汤里,只要去掉汤上层的浮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对于需要控制体重、控制血脂的人非常方便,也很有帮助。
另一方面,炖煮时往往加入富含纤维的植物性原料,如竹笋、海带、梅干菜、干豆角、萝卜等,这些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胆固醇作用,有利于减少肉类原料中胆固醇的吸收。
胆固醇本身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容易分解,但可以形成氧化物。有研究发现,加入花生油等植物油进行加热烹调,会促进胆固醇的氧化作用。相比于煎炸烹炒来说,炖煮温度较低,不另外添加植物油,形成胆固醇氧化物的危险相对较小。
然而,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肯定,长时间炖煮能够把大量饱和脂肪酸变成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去除大部分胆固醇,或者让食物的能量明显下降。肥肉“肥而不腻”并不等于其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