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2-06 11:08:37
韩杰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耳鼻喉科
鼻和鼻咽部的急性炎症可波及咽鼓管和鼓室黏膜而引起中耳炎。中耳炎一般表现为听力减退、耳鸣、耳闭塞感,有时头部有沉重感和轻微耳痛,中耳炎分急、慢性两种。急性者多见于小儿,慢性者多见于成年人,中医称“脓耳”,是以耳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的耳病。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所致者,病变初起时,耳内胀闷、堵塞感、微痛,甚则耳内剧痛,流脓后痛减,脓液初带血性,脓质由稀变稠,脓量由少至多,鼓膜充血、穿孔,有脓液从鼓膜穿孔处流出。
并可伴有发热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脾虚湿困型,主要表现为耳内流脓,清稀量多,无臭味,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鼓膜穿孔,听觉减退,全身可见倦怠无力,头晕而重,纳少便溏,苔白湿润,脉缓细弱。
肾元亏损型,多见耳内流脓,量不甚多,但污秽有臭味,日久不愈,时流时止,听力减退,鼓膜穿孔。全身可见腰膝酸软,头晕目花,遗精滑泄,舌荅薄白,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