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1-22 16:50:00
陈璟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普通内科
在古代,医者采用拔罐法治疗疾病,多选用动物的犄角做罐具,后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又不断发明创造了多种罐具,丰富了本疗法的用具。罐具的种类很多,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竹罐的制备,是选用竹身正圆、坚同无损的竹子,截成长为6〜9厘米的竹管,一端留节为底,另一端作罐口,口径可选用3厘米、4.5厘米、6厘米等几种,以适合不同部位使用。用刀刮去外皮及内膜,制成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罐口必须平正光滑。竹罐的特点是轻巧灵便,价格低廉,不易摔碎,但易爆裂、漏气,现常用于煮罐。
玻璃罐是由工厂用玻璃加工制成的,形如球状,罐口平滑,分大、中、小3种型号。在家庭中亦可用广口瓶(罐头瓶、药瓶)代荇。玻璃罐的特点是光滑透明,可观察罐内皮肤充血、淤血的程度,还可用于“走罐法”,但易摔碎。
陶土罐用陶土烧制而成,两端较小,中间略大,形如腰鼓。特点是吸拔力大,但较重、易碎。
抽气罐又叫负压罐,是由一种特制的罐具和一个抽气装置构成。拔罐时用抽气装置将罐内空气抽出,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上。抽气罐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不用点火,无烫伤之虞。缺点是无温热感,不能用于走罐等手法。
此外,在临床应用中还有铜罐、铁罐等,但由于传热快,易烫伤皮肤,目前很少使用。在民间我们还可看到一些医生和群众以代用罐进行治疗,如罐头瓶、茶杯、酒杯、广口瓶、小碗、药瓶等。由于这些代用器具取材容易,操作简便而常被采用。
在选择好拔罐罐具后,还应准备好95%浓度的乙醇(酒精)、止血钳、棉球、火柴、润滑液、药液等以及其他辅助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