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穴位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16-03-23 09:38: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颧髎穴位位置图

  颧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颧髎穴的名词解释

  颧髎穴,出处:《针灸甲乙经》:“颧,一名兑骨。在面颅骨下廉陷者中,手少阳太阳之会,刺入三分。”《千金要方》作权髎。

  别名:兑骨穴,兑端穴,椎髎穴,权髎穴。

  1、颧髎:颧,颧骨也,指穴所在的部位。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冷降于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

  2、兑骨、兑端穴:兑,八卦中属金也。骨,水也。兑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理同颧髎名解。

  3、兑端:兑,八卦中属金也。端,终点也。兑端穴名意指本穴气血性凉,运行到了小肠经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且位处小肠经气血上行的最高点,故名兑端穴。

  4、椎髎、权髎穴:椎,捶击之器。权,秤锤也。髎,孔隙也。椎、权名意指本穴的水湿云气化雨归降地部,所降之雨如小椎或秤锤一般,故名椎髎、权髎。

  5、手少阳太阳穴之会:本穴的水湿云气,除一部分化雨冷降外,其余部分则进一步吸湿并以云的形式横向下行听宫穴,外输水湿云气的横行特征同合于手少阳经气血特性,故为手少阳太阳穴之会。

颧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眼睑(目闰)动、面部肿痛、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眼睛疲劳、黑眼圈等。

  2、功效:清热消肿、祛风镇痉。

颧髎穴的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2、五官科系统疾病:齿痛,颊痛,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颧髎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颧髎穴的治疗原则】:寒则通之或先泄后补,热则泻之。

  2、【颧髎穴的艾灸疗法】:用艾条雀啄灸颧髎穴5—2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改善面部痉挛。

  3、【颧髎穴的刮痧疗法】:用角刮法刮拭颧髎穴,施以旋转回环动作,每次3分钟,每日一次,可以改善口歪。

  4、【颧髎穴的针灸疗法】: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颧髎穴的按摩手法

  用大拇指按揉颧髎穴100—200次,每天坚持按揉,可以缓解治疗面肿。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