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3-31 10:10: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听会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听会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
2、别名:耳门穴,听呵,听诃,后关。
3、穴位含义:胆经经气在此化雨冷降。
4、听会:听会者即耳能听闻声音也,此指穴内的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无物阻隔声音的传递也。本穴物质为瞳子髎穴下传的天部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此气吸附了更多的天部寒湿水气并化雨冷降于地,天部气血因而变得虚静,如远处声音听亦能明,故名。
5、耳门穴:耳,穴在耳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穴名意指胆经气血由此进入耳腔。如听会之解,本穴的气血变化为气态物散热冷降并化为地部经水,经水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进入耳腔,本穴如同胆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穴。
6、听呵:听,闻也。呵,大声喝叱之意,此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大于体表内部。听呵名意指体表外部的声场强度要大于体表内部耳朵才能听受。听诃名意与听呵同,诃为呵的异体字。
7、后关:后,指头的后部,前为阴、后为阳,此指阳气。关,关卡。后关名意指穴外的阳热之气不能进入穴内。理同听会名解。
1、耳鸣耳聋、下颌脱臼等。中医认为,保五官健康,常按摩听会穴。这是因为常按摩听会穴,具有治耳鸣,耳聋,齿痛,口眼歪斜,中耳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头痛、面痛等功效。
2、按摩听会穴的功效:清降寒浊。
1、听会穴配迎香穴:治耳聋气痞;
2、听会穴配耳门穴、听宫穴:治下颌关节炎;
3、听会穴配颊车穴、地仓穴:治中风口眼歪斜。
1、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聤耳,齿痛,口眼歪斜,突发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疖,颞关节功能紊乱,腮腺炎,牙痛,咀嚼肌痉挛;
2、其它:面神经麻痹,脑血管后遗症。
1、【听会穴的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2、【听会穴的针刺方法】:听会穴,直刺0.3—1寸,不宜深刺。
3、【听会穴的艾灸方法】:听会穴,艾条灸5—10分钟。
每天3次用双手的拇指按揉两侧听会穴,力量稍大,以感觉有些胀疼为度,每次每穴2—3分钟。大家想有好的听力,不妨平时多按这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