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丘穴位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16-04-01 10:13: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外丘穴在我们腿部位置,大约在小腿的外侧处。此穴位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一书中。具有缓解坐骨神经痛、腿痛、下肢麻痹等病症的作用,亦有治疗脚气、胆囊炎和肝炎的功效。本篇,我们来与大家一起学习外丘穴的有关知识,希望对于这个穴位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在平时的养生生活里起到关键而有效的作用。

外丘穴位位置图

  外丘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外丘穴的名词解释

  1、外丘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之郄穴。

  2、穴义: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飘扬于胆经外部。

  3、名解:外丘。外,胆经之外也;丘,土丘也。该穴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由此飘扬于胆经之外。

  4、本穴物质为光明穴传来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阳热风气势弱缓行并吸热冷降,随阳热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则飘散于胆经之外,故名。

  5、胆经郄:郄,孔隙也。本穴物质为光明穴上行而至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势弱缓行,外传阳交穴的气血弱小,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为胆经郄穴。

外丘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头项痛、胸胁痛、腿痛、下肢麻痹、脚气、胆囊炎、肝炎等。

  2、按摩外丘穴的功效:舒筋活络、传递风气。

外丘穴的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腓神经痛,下肢麻痹,癫痫;

  2、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外丘穴的配伍功效

  1、外丘穴配足三里穴、陵后、阳陵泉穴、条口穴:缓解治疗腓总神经麻痹;

  2、外丘穴配伏兔穴、环跳穴、阳交穴、阳陵泉穴:缓解治疗下肢痿、痹、瘫;

  3、外丘穴配百会穴、丰隆穴、腰奇、间使穴:缓解治疗癫痫。

外丘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外丘穴的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外丘穴的针刺方法】:外丘穴,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有时可向下放散。

  3、【外丘穴的艾灸方法】:外丘穴,艾条灸10—15分钟,外丘穴,艾炷灸5—7壮。

外丘穴的临床应用

  发作期痫症

  1、主穴: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内关

  2、方义:水沟、百会为督脉要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三穴同用熄风醒脑开窍,是治疗癫痫的要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刺之滋水潜阳,速降肝风,以助开窍醒脑;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开心窍豁痰浊,调理心神。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