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辅穴位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16-04-08 15:01: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阳辅穴的在我们身体的小腿外侧位置,这个穴位也叫做分肉穴或者绝骨穴。阳辅穴缓解治疗偏头痛、目外眦痛、胸胁痛、腋下肿痛、腰腿痛、瘰疬、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等病症的作用。舒筋活络、清热散风,是阳辅穴的功效。本篇我们要说的就是与阳辅穴有关,包括这个穴位的位置及图片展示,名词的解释和与其他穴位的配伍功效,还有按摩手法和疗法注意事项等。

阳辅穴位位置图

  阳辅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阳辅穴的名词解释

  1、阳辅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经(火)穴。

  2、别名:分肉、绝骨。

  3、穴位含义: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4、“阳辅穴”:“阳”指阳气,“辅”为辅佐之意。阳辅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悬钟穴外散而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受外界之热而升温上行,本穴如辅佐胆经气血向上蒸升的作用,故名“阳辅穴”。

  5、胆经经穴:经,动而不居也。本穴吸热后上行的阳气在本穴只是流行而过,动而不居,故为胆经经穴。

  6、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悬钟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为吸热蒸升的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7、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8、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胆经上传光明穴。

阳辅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偏头痛、目外眦痛、胸胁痛、腋下肿痛、腰腿痛、瘰疬、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脚气等。

  2、按摩阳辅穴的功效:舒筋活络、清热散风。

阳辅穴的配伍功效

  1、阳辅穴配风池穴、太阳穴: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偏头痛;

  2、阳辅穴配足临泣穴、丘墟穴:具有活络消肿的作用,主治腋下肿;

  3、阳辅穴配阳陵泉穴、环跳穴: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下肢外侧痛。

阳辅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阳辅穴的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阳辅穴的针灸疗法】:阳辅穴,直刺0.5—1寸,局部酸胀,可向下扩散。

  3、【阳辅穴的艾灸疗法】:阳辅穴,艾条灸5—10分钟,阳辅穴艾炷灸3—5壮。

阳辅穴的按摩手法

  以大拇指指腹揉按阳辅穴,有酸、胀、痛的感觉。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先左后右。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