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穴位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16-04-14 09:53: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中枢穴位位置图

  中枢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背部,当后正中线上,当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枢穴的名词解释

  1、中枢穴: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属督脉。

  2、穴位含义:督脉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脊背各部。

  3、名解:中,指穴内气血所处为天地人三部中的中部。枢,枢纽也。中枢名意指督脉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脊背各部。

  4、本穴物质为脊中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水湿风气由本穴外输脊背各部,本穴如同督脉气血外输脊背的枢纽一般,故名中枢。

  5、中枢穴,穴当脊中上一关节,为脊中的枢转处,因名中枢。

中枢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食欲不振、胃痛、腹胀满、呕吐、腰背痛、肝炎、胆囊炎、黄疸等。

  2、按摩中枢穴的功效:生发风气,运化水湿。健脾利湿、清热止痛。

中枢穴的配伍功效

  1、中枢穴配命门穴、腰眼穴、阳陵泉穴、后溪穴:治腰脊痛。

  2、中枢穴配中脘、足三里:可理气和中、散寒止痛,主治胃痛、腹满不欲食、胸腹冷痛。

  3、中枢穴配脾俞、胃俞:可健脾和胃,主治腹满、饮食不振。

  4、中枢穴配委中、肾俞:可补肾强腰、通经止痛,主治腰痛、脊强。

  5、中枢穴配脊中、悬枢、至阳、筋缩、足三里:治消化系统疾患。

  6、中枢穴配脊中、命门:治小儿腰以下软瘫。

  7、中枢配天突:有温阳行气,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背与心相控而痛,胸闷气急。

中枢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中枢穴的疗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2、【中枢穴的针刺方法】:中枢穴向上斜刺0.5—1寸。

  3、【中枢穴的艾灸方法】:中枢穴,艾条灸5—15分钟,中枢穴,艾炷灸3—5壮。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