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穴位位置图

发布时间: 2016-04-15 09:54: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中注穴位位置图

  中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中注穴的名词解释

  1、中注穴: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2、穴义:肾经冲脉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3、中注。中,与外相对,指里部。注,注入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四满穴传来水津湿气,至本穴后则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故名。

  4、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5、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6、运行规律:由地之表部注入地之地部。

中注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月经不调、腰腹疼痛、便秘、泄泻、小便淋沥等。

  2、按摩中注穴的功效:利湿健脾。

中注穴的主治病症

  1、【主治病症】:月经不调、腰腹疼痛、便秘、泄泻、小便淋沥等。

  2、【古代记述】:腹痛、小腹热、大便难、腹泻、腰脊痛、月经不调、小便淋涩。

  3、【近人报道】:月经不调,卵巢炎,输卵管炎,睾丸炎,肠炎,腹痛,便秘,腰痛,结膜炎。

  4、【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附件炎、睾丸炎等。

中注穴的配伍功效

  1、中注穴配三阴交穴、血海穴、肾俞穴、太冲穴、阴交穴、中极穴:缓解治疗妇科病、月经不调、卵巢炎、睾丸炎、附件炎;

  2、中注穴配肾俞穴、委中穴、气海俞穴:缓解治疗腰背痛。

中注穴的疗法及注意事项

  1、【中注穴的治法原则】: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2、【中注穴的针刺方法】:中注穴,直刺0.5—1寸。

  3、【中注穴的艾灸方法】:中注穴,艾条灸5—10分钟,中注穴,艾炷灸3—5壮。

中注穴的按摩手法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

  2、操作以一手或两手四指置阴交、中注穴处,自上向下经关元穴、气海穴到曲骨、横骨,反复按摩;

  3、要领:腹部用力应轻柔;时有牵扯、沉重感,术后小腹温热舒适。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