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6-05-22 16:42: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艾灸疗法就是用艾绒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对体表穴位或者患部进行烧灼或者熏烤,让局部产生温热或者轻度的灼痛刺激,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常用的材料:

  1、艾绒:艾绒就是在艾叶晒干之后,捣舂极细,将杂质去除,做出如纤绒样,放进罐子中,密封备用。

  2 、艾柱:将艾绒捻成如塔的形体的小体也就是艾柱。按照大小主要分为三种。小的如粟粒大小,稍大一点儿的如半个枣核大小,大的如拇指头大小。

  3、艾条:将艾绒用绵纸包裹,或者掺入芳香温通的中药吸粉,制作成条状。不掺药的就叫“艾条”,掺药的就叫“药条”。具体做法,就是取24克艾绒,平铺在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为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然后用胶水或者浆糊将口封严即可。

  艾柱的大小和灸壮的多少需要按照病情和穴位所在的部位而定。例如在头面和耳尖部,用小艾柱为好,四肢及胸背部用大一点儿的艾柱为佳。《明堂下经》说:“凡灸欲柱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则火气不达,并未能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艾柱要“广三分”方可,不然,艾火之气不能深入到脏腑经络之间,对疗效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还是稍大一点儿的艾柱比较好。按疾病的寒热虚实,来决定施艾壮数,一般为3——5壮,也可以灸数十壮。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