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本草家之紫苏

2014-03-01 14:09:10

  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胃经。

  功效主治:行气宽中,清疫利肺,温中止痛,定喘,和血安胎,发汗解表,解鱼蟹毒。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等症。

  用法用量:日服5-10克,入药,烹调,腌制。

  代表产地: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品和栽培品。

  禁忌:温病、气弱气虚阳虚久咳,脾虚便溏者忌食。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入药,是临床常用药,入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称苏叶,子称苏子。

  紫苏在我国的种植和应用历史悠久,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近些年来,紫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在紫苏中发现了多种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研究紫苏也逐渐成为一种产潮,越来越多的植物学家开始对它进行提取和研究,它逐渐成为一种备受世界所关注的多用途植物,未来的药用及其经济价值都很高。

  紫苏入药时,其功效甚佳,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苏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下气、镇咳平喘、润肺祛痰、宽肠的功效。紫苏梗可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紫苏还可被当作食材食用。据调查研究显示,紫苏在我国被当作调味品或野菜来使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民间常用紫苏熬粥、煲汤或生食用来调理脾胃虚寒,或者用紫苏、生姜、辣椒等熬制的姜汤来治疗由于受冷引发的感冒。它还有不错的解毒功效,由于吃海鲜引起的过敏等中毒反应都可以用紫苏来缓解。

  但是紫苏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在人体沉积过多会损害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所以不宜过量食用。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