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泉草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 2017-04-29 13:55: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通泉草又叫绿兰花、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等,是一种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药材,具有解毒、健胃、止痛等等的功效。通泉草在春、夏、秋三季里可以采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晒干使用。不过,为了大家可以更好的了解通泉草的药用功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通泉草的药用价值。

通泉草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30厘米,无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长,垂直向下或短缩,须根纤细,多数,散生或簇生。本种在体态上变化幅度很大,茎1~5支或有时更多,直立,上升或倾卧状上升,着地部分节上常能长出不定根,分枝多而披散,少不分枝。基生叶少到多数,有时成莲座状或早落,倒卵状匙形至卵状倒披针形,膜质至薄纸质,长2~6厘米,顶端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齿,基部楔形,下延成带翅的叶柄,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齿或基部有1~2片浅羽裂;茎生叶对生或互生,少数,与基生叶相似或几乎等大。总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长或上部成束状,通常3~20朵,花疏稀;花梗在果期长达10毫米,上部的较短;花萼钟状,花期长约6毫米,果期多少增大,萼片与萼筒近等长,卵形,端急尖,脉不明显;花冠白色、紫色或蓝色,长约10毫米,上唇裂片卵状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较小,稍突出,倒卵圆形;子房无毛。蒴果球形;种子小而多数,黄色,种皮上有不规则的网纹。花果期4~10月。

通泉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

  解毒,健胃,止痛。

  主治

  偏头痛,消化不良;外用于疔疮,脓疱疮,烫伤。

  消炎,解毒。治痈疽疔肿,烫伤。

  ①《重庆草药》:“清热解毒。治红肿溃疡,无名肿毒。”

  ②《泉州本草》:“消肿,清血败毒。治痈疽疮肿,汤、火烫伤,疿疮。”

通泉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通泉草的食用禁忌

  身体虚寒及血寒闭经者少服。

通泉草有毒吗

  无毒。

通泉草的附方

  1、治痈疽疮肿,干(通泉草)全草。研细末,冷水调敷患处,每日1换。(《泉州本草》)

  2、治脓疱疮,脓泡药适量。研末,调菜油搽患处。(《贵州草药》)

  3、治乳痈,通泉草30g,蒲公英30g,橘叶12g,生甘草6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上文中已经针对通泉草的药用价值做了详细的介绍,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因为通泉草并不适合体虚寒及血寒闭经的人群使用,因此建议此类人群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格外的注意。如果有对通泉草不清楚的人群,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