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02-26 09:12:00
徐炳国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茄又叫矮瓜、白茄、吊菜子、落苏、茄子、紫茄等,是一种在我国各地都有大量分布的直立分枝草本植物。茄的果实可供蔬食,煎炒烹炸等方法都是可以制作的,那么这样非常常见的植物,同样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根、茎、叶入药,具有利尿的功效,下面我们大家一同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茄的药用知识吧。
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小枝,叶柄及花梗均被6-8-(10)分枝,平贴或具短柄的星状绒毛,小枝多为紫色(野生的往往有皮刺),渐老则毛被逐渐脱落。叶大,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8-18厘米或更长,宽5-11厘米或更宽,先端钝,基部不相等,边缘浅波状或深波状圆裂,上面被3-7-(8)分枝短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下面密被7-8分枝较长而平贴的星状绒毛,侧脉每边4-5条,在上面疏被星状绒毛,在下面则较密,中脉的毛被与侧脉的相同(野生种的中脉及侧脉在两面均具小皮刺),叶柄长约2-4.5厘米(野生的具皮刺)。能孕花单生,花柄长约1-1.8厘米,毛被较密,花后常下垂,不孕花蝎尾状与能孕花并出;萼近钟形,直径约2.5厘米或稍大,外面密被与花梗相似的星状绒毛及小皮刺,皮刺长约3毫米,萼裂片披针形,先端锐尖,内面疏被星状绒毛,花冠辐状,外面星状毛被较密,内面仅裂片先端疏被星状绒毛,花冠筒长约2毫米,冠檐长约2.1厘米,裂片三角形,长约1厘米;花丝长约2.5毫米,花药长约7.5毫米;子房圆形,顶端密被星状毛,花柱长4-7毫米,中部以下被星状绒毛,柱头浅裂。本种因经长期栽培而变异极大,花的颜色及花的各部数目均有出入,一般有白花,紫花,5-6-7数。果的形状大小变异极大。果的形状有长或圆,颜色有白、红、紫等。
清热,活血,止痛,消肿。治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溃疡。
①孟诜:“主寒热,五藏劳。又醋摩之,敷肿毒。”
②崔禹锡《食经》:“主充皮肤,益气力,脚气。”
③《日华子本草》:“治温疾,传尸劳气。”
④《滇南本草》:“散血,止乳疼,消肿宽肠,烧灰米汤饮,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血痔。”
⑤《医林纂要》:“宽中,散血,止渴。”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入丸、散或泡酒。
阳虚质、特禀质体质应忌食或少食。
无毒。
①治大风热痰:大黄老茄子不计多少,以新瓶盛贮,埋之土中,经一年尽化为水,取出,入苦参末同丸,如梧子。食已及欲卧时,酒下三十粒。(《本草图经》)
②治久患肠风泻血:茄子大者三枚。上一味,先将一枚湿纸裹,于煻火内煨熟,取出入磁罐子,乘热以无灰酒一升半沃之,便以蜡纸封闭,经三宿,去茄子,暖酒空心分服。如是更作,不过三度。(《圣济总录》茄子酒)
③治热疮: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令口小,去瓤三分,似一罐子,将合于肿上角。如已出脓,再用,取瘥为度。(《圣济总录》茄子角方)
④治妇人乳裂:秋月冷茄子裂开者,阴干,烧存性,研末,水调涂。(《妇人良方补遗》)
大家在读完上文中的介绍以后,是不是已经对茄的药用相关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了呢?因为茄并不适合阳虚体质以及特禀质体质食用,因此建议大家平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进行配方用药。另外,茄外用可以治疗多种外科疾患,如老烂脚,皮肤溃疡,乳腺炎、疔疮痈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