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个人体质 辩证进补

2015-02-28 11:56:27

个人体质划分

  同一个花园里没有两棵一样的树,同一片人潮中没有两个一样的人。不仅是那些容易分辨的外貌特征,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性格从一出生就有了大致的 定数。中医前辈先一步看到了这种生而不同,他们用阴阳划分人体:一类体性 偏热,是阳性体质;另一类体性偏寒,是阴性体质。对此不妨通过以下理论来细辨,然后而趋利避害。

  1、彻辨阴阳

  中医认为,阳是上升的、活跃的,它在外,负责完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阴是下降的、静止的,它在内,是阳的“加油站”,为身体不断地储备和提 供能量支持。茫茫宇宙,虽变化莫测,但皆可以阴阳论:男为阳、女为阴;外为 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头部为阳、足部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皮 肤为阳、肌肉筋骨为阴。阴阳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人体的各项功能才能正常, 阴阳平衡是人体的最高境界,任何一方偏盛或不足使二者失去平衡都会导致机能 失常,甚至生病、死亡。

  中医诊病,最先要做的就是辨明阴阳,查清盈亏,然后施以相应的治法调和均匀。例如同是胃病,如果因为受寒着凉或吃了大量的生冷食品而引起的胃痛, 发病一般较为突然,伴随有身体怕冷、舌苔色白、不喜冷食等表现,这样的情况 一般适合给予具有暖胃散寒作用的饮食药物;如果表现为烧心,胃里就像有一团 火,同时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有烧灼感,就是胃热的表现,一般用一些苦寒清 热的药物食物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再如献血,有人献血后感觉格外好,有 人却像被抽走了一部分精力,整天睡意朦胧,这也是体质不同所致。热性体质者原本血热,阳气较旺,抽出一点血液正好减轻身体的负担;寒性体质者本身阳气不足,失血后没注意补充阳气,于是就会觉得四肢无力,昏昏欲睡。

  自己的体质自己测

  (1)即使是冬天也喜欢喝冷饮。

  (2)舌苔呈深红色。

  (3)说话很快,发音清楚、准确。

  (4)唾液分泌旺盛。

  (5)手心长时间保持热暖状态。

  (6)两颊颜色红润。

  (7)经常不自觉地睁大眼睛

  (8)日常平均体温在36.3。C以上。

  (9)坐姿不固定,身体爱摇来摇去。

  (10)骨架偏小,外表看起来比实际体重要痩。

  (11)小腿肌肉比较松,很容易被捏起来。

  如果回答“是”的个数多于“否”,你就是热性体质,反之则是寒性体质。“是”的个数越多,体质越偏于热性体质。”否”的个数越多,体质就越偏于寒性。因此在食补的时候要根据自己阴阳偏胜偏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补,以调整脏腑功能。如热性体质、热病宜多食寒凉食物;寒性体质、寒病,就要多食温热食物。这样,食补才能相“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