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11:49:57
吴茱萸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作用,其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古人认为我国南北均产吴茱萸,但入药以吴地为好。
吴茱萸含挥发油、生物碱等成分,有健胃、镇吐、镇痛、降压及收缩子宫等作用。但阴虚有热者忌用。
据《续齐谐记》中载,汝南桓景随东汉道士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长房对他说:“9月9日你家将有一场灾祸降临,全家必须在那天迅速离去,每人用红色的袋子装满吴茱萸系在臂上,到一个高处饮菊花酒,此祸可消除。”桓景听后急忙返家,按费长房的话准备好吴茱萸、菊花酒,在9月9日清展带领全家登上高山避祸。当晚下山回家,见家中鸡犬牛羊全部暴死。费长房闻之说:“此代之受祸也。”后人在每年农历9月9日登高饮酒,并佩戴吴茱萸降魔消灾。“重阳登高,效桓景之避灾”,从此形成习俗。
吴茱萸粥
【组成】吴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葱白2根。
【制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萸末及生姜、葱白,同煮成粥。
【用法】可作早晚餐。
【功用】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呕。适用于脘腹冷痛,呕逆吞酸,中寒吐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