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9 11:05:20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发热、疼痛时,常不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解热止痛药。但要知道,引起发热或疼痛的原因很复杂,很可能是某种重病的初期。因此,在病因尚未查明之前,用解热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另外,解热止痛药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掩盖病情,耽误治疗。
★容易产生依赖性。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使胃黏膜受到伤害,引起胃出血。
★长期服用一些解热止痛药可能引起眩晕、腹泻、胃肠出血、胃溃疡等症状。
★长期或大量服用解热止痛药可影响肝功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损害造血系统及白细胞。
★影响肝功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诱发肿瘤。
★诱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引起妊娠期的不良反应。
为防止更为恶性的病毒攻击,在使用解热止痛药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活动性胃肠道消化性溃疡、近期胃肠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禁用;非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重度胃炎者慎用。
★哮喘、过敏性鼻炎疾病史者,慎用或禁用。
★严重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一些非类固酵抗炎止痛药。
★血细胞明显减少、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