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8 16:33:22
饮茶益寿 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公元4世纪,种茶、饮茶就很普遍了。唐代陆羽(733—804年)著的《茶经》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公元9世纪饮茶由中国传入日本,17世纪传到欧洲。
《神农本草经》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惰、轻身、明目。”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主张人有小病,只需饮茶,不必服药。他在一首诗中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
卢同是唐代以喝茶出名的文人,他在《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对喝茶有淋漓尽致的描写:“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道出了茶的功效:一是生津止渴;二是兴奋提神;三是助消化解油腻;四是发汗治感冒;五是减肥轻身;六是活跃思维、增强记忆;七是延年益寿。喝到第七碗茶时,便飘飘然若登仙界了。
宋朝时,日本留学生荣西,回国后写了一本《吃茶养生记》的书,指出吃茶是“延龄之妙术"。
相传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从洛阳来了一个和尚,年龄已有130岁,宣宗问和尚服了什么药得以长寿?和尚回答说他少年时很贫苦,不知道药性,所以什么药也没吃过,只是平时爱饮茶。宣宗听了,便赐给他50斤茶叶,并封他为保寿寺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