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什么未必说明需要什么

2013-12-19 14:41:57

  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对味觉的爱好,可以表现出其内脏的功能。

  例如,胃酸分泌不足的人消化不良,喜欢吃些酸味食物;肝病的人因为胆汁分泌受到抑制,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

  同样,一个病后初愈、消化系统尚比较虚弱的病人,可能不喜欢油腻厚味而喜欢清淡的菜肴;待病好之后,消化功能增强,再吃过于清淡的食品又会感到不够味。

  这些现象都表现了身体对饮食的要求。但这种要求并非绝对,“喜欢吃什么就说明我需要什么”的话是错误的。例如,糖尿病人照样喜欢吃甜,高血压病人照样爱吃咸,若是照着喜好去吃,非出大麻烦不可。

  虽然四季的饮食略有差异,但总体而言,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是大同小异的,总体安排都应当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绝不能因为是夏天就不吃饭只吃水果,也不能因为是冬天就不吃蔬菜只吃肉类。

  在慢性病高发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更要用科学为指导,主动地协调口味与体质的关系。我国营养学家劝告国民,饮食宜清淡,不要过食煎炸油腻的食物,也不要过食太咸太甜的食物。

  这是对所有人都有益处的四季皆宜的忠告,过分追求美食的富裕居民尤其要把这个劝告记在心上。

温馨提示:

  安排饮食不仅要考虑四时变化,还要考虑到个人体质的不同特点,灵活掌握。

  “喜欢吃什么就说明需要什么”这句话并不永远正确,特别是在现代生活当中。

  预防慢性病的饮食原则,不论四季均应遵守。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