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11:32:24
压力有运动过度造成的肉体压力以及神经、精神所引起的精神压力。两者相比较,精神压力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石磊是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事业小有成就,但工作太忙,粘神压力较大。最近,他常感精力不济,但总想着自己年轻,挺挺就过去了。他平时工作经常熬夜,烟瘾越来越重,有时一晚上得两包烟陪他“拼命”。国庆节长假,他居然自己在家加班工作了4天,没日没夜地忙完了一个计划,自己很得意。不料长假结朿后上班第一天,就觉得胸闷气短头发昏,到医院一量血压,高压竟达180毫米汞柱。石磊不嗜酒,体形也不胖,他万万没想到过度紧张的生活会使自己患上高血压。
压力是人体对危险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但是,如果压力长期持续,就会成为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内分泌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发高血压。有关调查发现,我国35〜45岁这一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的增长率,达到广(62%〜74%,而65〜74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的增长率,却只有15%〜18%。这部分中年人不少是白领和领导干部,恰恰也是工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应酬多、运动少的特殊人群。
身心紧张时会出现“短暂的压力”,具体表现为疲劳、痛苦、烦恼、不安等状态。此时,会引起血压暂时升高,待压力解除之后血压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即使有压力,只要能够有效消除就不会产生不良后果。但是,如果精神持续紧张,从而演变成“慢性压力”的话,则血压上升后就不会下降,从而引发高血压疾病。由慢性压力引起的高血压会促进动脉硬化,同时通过不良循环进一步令高血压恶化。
没冇压力的生活,在现代社会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要预防不良心理引起的高血压病,应该学会缓解压力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和找人倾诉都是有效的途径。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