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意味“衰老”,你信吗?

2013-05-21 13:48:22

  人到老年,会出现各种各样尴尬的症状,比如:健忘、尿频、尿失禁、手抖等。今天我们主要说说“老人为何频频手抖”,究竟是因为心里紧张还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呢?

  许多老人会遭遇“手抖”的尴尬经历,这样的症状不仅仅是引起别人的侧目,而且还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系扣子、端杯子、拿筷子都会手抖。专家指出:“一般越是精细的活,手抖的就越厉害。而且严重的患者甚至到了无法吃饭、无法写字的地步。”

  人手的抖动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正常性的抖动(生理性抖动);二是异常性的抖动(病理性的抖动)。生理性抖动的出现原因:可能是干体力活导致身体疲劳了,又或者是生气了,饿过头了等。病理性抖动是持续出现的,只要做稍微细致点的动作,手就难以抑制的发抖。

  这时,许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人为什么会手抖呢?是身体哪个部位出现问题了吗?”

  专家研究表明:“手抖的产生与大脑紧密相关。人的大脑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的消耗和磨损。当然,大脑消耗磨损的速度有快慢之分,而且磨损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如果,大脑磨损的部位刚好是与手部神经相关联的,就会出现手抖的病症了。”

  医学统计证明,手抖是人体衰老的正常现象,年龄是引发手抖的重要因素。40岁以上人群,大脑逐渐的磨损消耗了,手抖患者的比重明显高于年轻人群;50岁以上,手抖患者的比重又要高于40岁以上人群了。因此,手抖的现象在医学上被命名为“老年性震颤”。

  老年性震颤的症状非常单一,就是手持续不间断抖动。它可以通过自己平时锻炼来得到一定的缓解的,比如耍太极、练书法等。但是,如果严重到生活无法治理了,则需要前往相关医院,寻找专业医生进行一定的治疗了!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