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我做主

2013-10-16 16:01:19

  一次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来北京大学访问时,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一年,那位校长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他去什么地方,他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他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乡村,尝试着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到农场去做工,去餐馆刷盘子。

  在农场做工时,他也会背着老板抽烟,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说几句话,这些都让他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

  最有趣的是,他在一家餐馆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干了几个小时后,老板把他叫来,跟他结账。老板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刷盘子的速度也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三个月后,当那位校长重新回到原来的生活时,他感觉以往再熟悉不过的东西都变得新鲜有趣起来了,就如同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有趣。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一种很封闭的环境中生活过来的。年少时,都经历了少年的苦难,工作后又开始投入到一种革命化的工作环境之中,习惯了服从领导、听从安排,接着就是结婚成家,为人父,为人母,孩子又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坚位置,既要工作养家,又要尽忠尽孝。好像我们这一代人从来就没有过可以替自己着想的机会。如今,恐怕连自己掌握自己生活的想法都已没有了,我们好像经已经失去了自我。

  随着时间的变迁,子女们大多都已成家,父母也都年过百年。退休让我们重新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本来可以好好计划一下我们自己真正的生活,享受一下自由自在的快乐,但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听从环境和压力的驱使,反而现在感觉无所事事,生活无望了。

  其实,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能力,它不是天生俱来的,也不是始终不变的,这种能力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才能运用得更好。

  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树立起一种“为自己而活”的思想观念,让我们活得更加自我,身心更健康。

  生活中,有一些人情愿放弃极为可观的收入,提前辞去肩任的要职,因为他们认为,此生要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其实,如今好多年轻人经常会抱怨说,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太大,他们都考虑过早点退休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可见他们对退休有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思想观念。难道真像有人所说,计划经济把我们都变成了别人的“附庸”,失去了自主生活的愿望和享受生活快乐的天性吗?

  其实一个人退休后,最大的失落来自于生活目标的消逝。多数人退休后,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成了有人戏称的“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公民。那么,我们追求健康长寿又有什么意义呢? “活着”不等于“生活”,雨果在82岁高龄时说:“什么也不做,这就是老年人的灾难。”算算吧,从退休到完全衰老,我们还有几十年的光阴,这是最成熟和最智慧的人生阶段,也是足够让一个婴儿成为有才之士的时间!怎能全都用来“养老”和“赋闲” ?

  当我们“惜物成性”,把牙膏管里的最后一丁点儿牙膏挤干榨净,把单面有字的纸攒起来再用时,却任凭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白白流淌。这种“挥霍”实在不可思议又愚不可及。

  因此在退休后,我们一定要尽快完成角色转换,认真“盘点”一下自己的“资源”,不妨制定三个“五年计划”,树立一个清晰明确的近期和长期目标。或应聘返聘到合适的单位,或自己着手开办公司,或强化并提高某一项专长使之终成气候,或在各类学术领域和社会公益志愿活动中一展抱负。许多人过去长期困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工作岗位,那么现在我们就必须真正为自己做一次主,努力实现自己的心愿。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重新找回自我,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