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014-01-01 19:11:52

  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儿童合理营养的另一重要方面。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是儿童心理发育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指出,生命的头7〜8年中,人的记忆为所能领会的要比以后的整个生命中领会的还要多。人的性格也在儿童期形成。

  儿童的饮食习惯作为行为的一部分,对儿童的发育和以后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口味的喜好,如爱吃或不爱吃酸甜苦辣咸也都是在儿童期形成的。

  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家长要有意识地自幼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发现不良倾向及时引导纠正。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习惯不牢固,可塑性大,容易改变。否则待孩子长大成人,再改变已形成的习惯就非常困难了。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定时定量

  儿童消化功能还不完善,胃容量小,消化酶和胃酸量都比成年人少,消化能力较弱,适应性差。

  食物经口腔咀嚼进入胃中,在胃内经过机械的和化学的消化进入小肠。食物中的营养素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胃排空的时间一般是3.5〜4小时。当胃内食物排空后,胃壁有较强的运动,使人产生饥饿感,引起食欲和进食活动。因此有规律地进食可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维护胃肠的良好功能。

  如果吃饭不定时,胃肠道就一直不停地工作而得不到休息。饭量要适度,不要吃得过饱。爱吃就吃个够,不爱吃的食物又吃得很少,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这样很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2、细嚼慢咽,注意集中

  咀嚼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非常必要。食物在口腔中被嚼碎、磨烂,与唾液充分混合,使食物湿润,成分被溶解。咀嚼食物的过程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和消化液的分泌,使食物在胃肠道中进一步分解、消化吸收。

  有时由于时间紧张,急忙赶着上学,家长往往催促孩子快吃,快些咽下去。这不利于孩子消化食物。家长应把进餐的时间安排好,给孩子留有较充裕的时间吃饭。

  吃饭速度过快也是导致儿童发胖的原因之一。血糖还未升高,饱腹感还没产生就已经吃进了很多食物。

  食物的色香味对引起儿童食欲十分关键。这是因为进食和消化都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解。有些儿童喜欢在吃饭时说话、看电视,这样就可能感受不到食物的色香味,也不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进食的调节。因此,家长应教育儿童吃饭细嚼慢咽,进食时注意力不要分散。

  3、不挑食,不偏食

  儿童的饮食都由父母安排,家长应特别注意让儿童自幼多就接触各类食物,扩大饮食范围,使儿童对各式各样的食物容易接受。很多小学生喜欢吃甜食和零食,如奶油蛋糕、糖果、巧克力等,不爱吃蔬菜和豆制品,有的不喜欢吃肉。这样,这些偏食的儿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就摄入得多,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就摄入得少。甜食吃得多,血糖会很快升高,大脑饱感中枢兴奋,抑制食欲。对于有发胖趋势的儿童,吃糖更会促进肥胖,会不知不觉吃进很多热量。这样的儿童尽管很胖,但并不健壮结实。

  少吃盐

  盐是氯化钠,氯和钠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钠能帮助维持血容量和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氯化钠还可能保持酸碱平衡。人体如缺少盐,会出现恶心、无力以致休克。但体内盐过多,可引起组织水肿、血压升高。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总之,应让儿童自幼习惯清淡的口味,平时少吃咸菜、咸鱼、咸肉或咸蛋,做菜时要少放酱油。

  养成良好的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这些,看起来只是小事,但对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非常重要的。据各地调查,小学生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烧虫)率高达70%〜80%,特别是农村,感染率更高。

  年年打虫,年年感染。还需要指出,现在很多瓜果都喷洒农药或杀虫剂,如未洗净就吃是很有害的。所以吃带皮的水果时尽量要削皮。

  现在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虽然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营养和健康,但由于种种原因,儿童偏食现象仍屡见不鲜。有很多儿童虽然经过教育和种种努力,但仍然偏食。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也不必惊慌失措,儿童偏食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7〜14岁儿童的饭食质量与食物品种多样化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儿童接受和喜爱多样化的食品。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