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11:52:19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部、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等症状。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属于“腰痛”、“腰胯痛”、“筋痹”,主要由正气虚弱,禀赋不足,外感寒湿,或劳损闪挫等原因引起,病人如果血气虚弱,肝肾亏虚,劳累过度或有外感寒湿之邪侵入体内,就会导致寒湿闭阻,血气淤滞,从而形成坐骨神经痛。
1、艾灸疗法
灸承山、阳陵泉、昆仑、阿是穴
〔操作方法〕取麝香0.5克,与艾绒混搓成艾柱,点燃,置于姜片上,每穴灸9〜11壮,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功效主治〕养血益气,祛湿除邪。
2、刮痧疗法
刮委中、承山、阴陵泉、足三里、阿是穴
〔操作方法〕先刮委中、承山,再刮阴陵泉、足三里,最后刮阿是穴,每穴刮3分钟,至出痧,以患者可受为度。每3曰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可平肝益肾,疏通经络。
足浴疗法
决明龙骨川芎方
〔材料〕决明子、生龙骨、川芎、芒硝各15克,五加皮、川椒各10克,葱白1段。
〔浴法〕上药同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大火煎沸,小火煎20分钟,弃去药渣不用,凉温,倒入盆中,浴足30分钟,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可疏通经络,缓解坐骨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