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和暑证的辨证施治

2014-11-13 11:43:02

  一、痰证

  1、咳痰

  主要症候:咳嗽,痰黄稠或脓样,或血痰,气喘,口渴喜饮。舌苔黄,脉数。

  治疗方法:清肺化痰,用黄零,竹游,半夏,桑白皮,冬瓜子,海蛤壳,鱼腥草,芦根等。

  2、痰蒙心窍

  主要症候:神志痴呆,胡言乱语,喜怒无常。如同时见到面红,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苔黄,舌质红,则属痰火。

  治疗方法:化痰幵窍,用陈皮,半夏,远志,胆星,菖蒲,郁金等。属痰火者加用竹沥,白矾,黄芩等。

  3、风痰

  主要症候:恶心,呕吐痰涎,眩晕或突然跌倒,神志昏迷,喉中痰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脉弦滑。

  治疗方法:化痰平肝熄风,用陈皮,半夏,远志,钩藤,白蒺藜,珍珠母,地龙,全蝎等。

  二、暑证

  (1)暑热

  主要症候:身热,口渴,烦躁,多尿,无汗或少汗。舌苔薄黄,脉数。本病小儿发生的较多。

  治疗方法:解暑清热,用香薷,青蒿,鲜藿香,银花,薄荷,六一散,西瓜皮等。

  (2)暑湿

  主要症候:肢倦乏力,胸痞腹胀,纳食减少,口淡或苦,可有低热,大便稀烂等证。舌苔腻,脉濡软。

  治疗方法:清暑化湿,用清水豆卷,藿香,佩兰,厚朴,制半夏,扁豆,焦六等。

  主要症候: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心烦,口渴,高热,无汗,甚则神志昏迷。舌干燥,脉数无力。

  治疗方法:清热生津,用生石膏,知母,麦冬,芦根,银花,连翘,香薷等。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