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分阴阳 阴阳体虚补泻莫转向

2016-05-25 15:03:00

  在《黄帝内经》中,脏腑学说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部分。脏腑学说简单来讲,就是关于脏腑的论述,五脏为心、肝、肺、脾、肾,六腑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脏腑将五脏六腑作为中心,联系躯体、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形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五大系统,又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生命模型。

  本篇,就为大家大致说一说,阴阳脏腑与阴阳体质和体虚是补是泻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认清其中的区别并有所区分,真正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脏腑既然分为阴阳,那么,也就存在阴阳体质之分。也就是说,体质的补还是泻,不可一概而论,必须要有所区分,不同的体质只有针对不同的方法,才能够起到真正养生的作用。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为了能够更加形象地阐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黄帝内经》中将我们的身体比作一个王国,以此来对应说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这个王国里有皇帝、有宰相、有将军,还有各类大臣,他们各司其职。各个部门、各个官员都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好,做到彼此之间和谐、有序,那么这个国家就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人健康长寿也是这个道理,一旦有个部门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尽到职责,敌人就会攻击到人体内,对人来说就会生病。

  心为“君主之官”。心脏主宰着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在腑脏中居首要位置,掌管着身体的各个部门。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心气旺盛,血液就能顺着静脉的流动以营养全身;相反,如果心气不足,就会出现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就会产生心悸等病变现象。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