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8 11:24:54
《黄帝内经》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人们所在的地理 位置、生有的不同物产和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不同 地域有不同的物产和饮食习惯,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发病倾向,因此在 使用药膳时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利用和采用相应的食物和药膳来维持人体的 健康。按照我国的地理状况,因地施膳可分为西北方养生施膳和东南方养生施膳 两大类。区域划分西北方为北京、天津、重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 西、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内蒙、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南方为上 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浙江、江西、贵州、云南、四川、广西、广东、 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台湾。
1、西北方地域的养生施膳
北方地势高,气候少雨、干燥、寒冷,秋冬时节长。中医古籍《内经》对它 的论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在这种地 理环境中人体腠理致密,耐寒不耐热,易于出现阴寒偏盛,津液偏亏,燥症,风 湿痹症。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在日常施膳中宜常服食性温 热,长于散寒、生津、润燥的食物,如肉类、乳类、干姜、肉桂、人参、芝麻、 核桃、蜂蜜等。不宜食用寒性类食物,以免损伤阳气;不宜长期食用油炸香燥类 食物,以免损耗津液。
东南方地域的养生施膳
东南方地势低洼,滨海傍水,湖河沼泽多,气候多雨潮湿,春夏时节较长。 中医古籍《内经》对它的论述:“东方之城,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指地,海滨 傍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气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在这种地理环境中,人体腠理疏松,阳气易于随汗出而外泄,易于为湿热所困,湿热病症为常见病、多发病。在日常施膳中宜常服食清化利湿的食物,以化解 其湿热。例如不宜食用鸭肉、鲫鱼、鲤鱼、赤小豆、薏苡仁、茯苓、田螺、莲子 菜,以及油腻辛热的食物,以免生热动火。